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

作者:新闻中心

时间:2016-08-14

点击:

产学研结合对普通高校来说是一个老命题,而对我国高职院校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产学研结合通常是指高等院校、生产单位和科研机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根本意义在于高等学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通常是通过产学互动、校企合作的形式,把教育与科研、行业生产等活动有效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实践活动和教师参与企业问题研究等有机结合,有助于高等学校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发挥积极作用。产学研结合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高等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结合不紧密,办学目标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匹配,学校开放办学运行机制不顺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在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起点上,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如何体现类型和层次特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本校产学研合作的办学实践,进行深入探索。

一、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三改一补”而来,即脱胎于中专办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这些学校原有的办学条件是按中专或成人教育目标的要求配置的,当前在直接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时,产学研结合表现出被动性,甚至不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高职教育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含糊

从国家层面上分析,教育部最近十年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表述不一,具体表现为:高教司[2000]2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六条基本特征之一,明确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10月开始教育部连续三年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周济部长都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说明2005年之前国家层面对高职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高度重视。2006年11月高教司[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表述中少了一个“研”字。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产学研”结合与“产学”结合虽然仅一字之差,其内涵是由本质区别的,“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所遵循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追求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研究的主体是人,需要高校教师能从事科研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科研的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需要高校教师深入实际,校企合作进行研发。如果高职院校去了“研”,其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是不同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也是不一样的。教育部近十年对高职教育办学走什么道路摇摆不定,表明在国家层面上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还有不同的认识。从企业层面分析,由于企业没有品尝到与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好处,所以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把其视为企业额外的负担,多数企业甚至认为,与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产品开发,还不如投入到扩大生产上,尤其对那些技术含量较高但开发周期长、有难度的项目,往往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投资,不与高职院校合作。从学校层面上分析,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当前仅把产学研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面向市场、面向区域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需求,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没有正确处理好产与学、学与研、产与研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越走越窄。

2、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单一

高职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其根本职能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衡性,这就决定与之密切相关的高职教育发展同样具有非均衡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明确规定,高职教育以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当前全国仍采取单一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显然与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现实相背离,与不同区域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不一样相违背。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对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降低。这样任其发展,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无异,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会严重削弱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2)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的导向性

专业是高职教育办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与区域社会接轨不密切,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区域性和行业性的高职院校区分度不明显,一些投入成本低、针对性不高的专业,各个高职院校都有设置。例如全国高职院校中重复设置数较高的前几个专业是会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麦可思调查研究已经显示,这些专业已经被列为红牌或黄牌专业,即薪资较低,失业量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而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根源之一。

(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自身优势不明显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类型特征和层次特色不鲜明,一种倾向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形态与普通高校相似,校园形态以教室为主,教学形式以课堂学习为主,教室的功能主要是传授知识,重知识传授,这显然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不吻合。另一种倾向是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强化学生简单技能的训练,采用“2+1”办学模式,一年时间的“放羊式”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把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简单技能的重复顶岗训练,导致高职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新精神,显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不相符合,培养的目标定位下移,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层次特征,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没有优势,同样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

(4)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突出表现在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不大,首先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做出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其次是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 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作用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吸引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开展。

3、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当前区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和高职院校的自我调试机制都不健全,企业参与对接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不足,致使校企双方无法深度合作,实现良性循环互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大多数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缺乏育人功能,合作机制不健全、不稳固、随意性强,合作开发课程、指导顶岗实习等作用很弱,即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二、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改革的对策

产学研相结合在本质上存在必然联系,产离不开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与科技;研同样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其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学必须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必须重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即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但是产学研又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企业产学研结合的立足点是生产,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研发工作和人员培训;科研机构产学研的立足点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以及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立足点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受市场欢迎的应用型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和师资水平的提高。三者的立足点不同,相互之间存在矛盾是必然的,只有我们重视客观存在的矛盾,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律和活动过程,才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对策。

1、以需求为导向对接区域产业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往往都是地方性高校,其显著的特征是对区域市场的适应性,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由于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其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等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行动,以需求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的依据是区域产业的需求性,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就业市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些就业岗位随之缩减乃至消失,一些新的就业岗位随之产生,一些岗位对员工的要求有所提高等。要实现专业结构优化,必须做好区域产业的调研和预测,通过市场调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在变动中升级,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专业人才。例如温州是中国鞋都,温职院设有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温州是中国电器之都,温职院设有电机与电器专业等,2008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扶持泵阀、汽摩配、电气、皮革等十大行业,随着温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温职院在原有鞋的设计和工艺、电机与电气等专业的基础上,又举办了阀门设计与制造、汽摩配制造和汽车电子等专业,这些专业得到了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再例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分为压铸模具、锻造成形模具、塑料成型模具、冲压模具等,温州产业需要塑料成型模具和冲压模具,温职院就以这二种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作为专业方向。

2、校政行企合作开放办学

产学研结合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积极主动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扣市场发展步伐。开放办学的培养目标是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实践也不是盲目的实践,而是有指导有方向有目的的实践。开放办学有利于整合社会的优势资源,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有利于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扩大学校知名度。因此要求高职教育办学要面向区域经济、面向行业企业,在办学上必须打破原有封闭式的模式,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校政合作、校行合作、校企合作,实现高职教育“三个合作”办学。高职教育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实现产业、行业、企业三要素的高度融入,力争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形成“校政行企”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要实现产学研结合,必须走开放办学之路,主动与区域政府合作,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由于区域政府是校政合作的推手,政府的制度供给是构建校政合作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要发挥区域政府的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的作用,促使政府搭台,出政策、出经费。同时,校政合作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多重功能,让政府感受到高职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政府与学校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目的。例如温职院2007年示范建设以来,学校与政府良性互动,温州市政府对学院的经费投入逐年加大,2008年生均拨款经费达到浙江省本科水平,各项配套经费全额到位。又例如温职院与温州市旅游局合作共建温州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按照五星级标准,培养高星级酒店基层管理人才和高级服务员,温州市旅游局每年补贴100万,学院按照培养目标定位,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酒店技能类课程、语言交流沟通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各占三分之一,并加强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要实现产学研结合,必须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与区域行业协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牵线作用。行业协会可以帮助学校推荐合作企业、组织毕业生招聘会、共建技术研发平台、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例如温职院与温州市服装行业协会合作共建温州服装学院,该学院为温州市服装行业培养服装样版师和设计师助理,并提供服装技术服务。温职院33个专业与温州市33个行业协会开展合作,系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在行业协会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成为行业专家,确立学院在温州市行业协会中的引导地位,使学院办学充分体现相关行业的需求与意志。

高职教育要实现产学研结合,必须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与区域行业的主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一体化中心。高职院校与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多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学生可以在实践环节上得到真实环境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还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互动互利关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例如温职院与温州建达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模具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企业投入600万元建立模具生产车间,学院投入1500万元建立精密加工和研发中心,双方共建形成精密模具生产性实训、研发和加工中心,该中心除了为建达有限公司服务外,同时为温州市模具企业培养模具设计、装配专门人才,并提供模具技术服务。

3、培养体现高职类型和层次特征的特色人才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从高职院校的内部运行来说,应该在类型上突出职业性特征,在层次上体现高等性特点,将职业性和高等性有机结合,具体落实在学生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资源的配置上,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形成以实践基地为主的校园形态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使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技能/技术型专门人才在教室里是教不出来的,以教室为主的校园形态适用于知识的传授,而不适应技能的训练,学会技能的实现基本路径是加强实践性教学,即必须在实践基地里练出来。再者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学生不适合长时间在教室里传授知识,专业课最合适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做”一体化,所以传统的教室形态不适应高职专业教育,需要一些既具有教室功能,又具有实训室功能的场所。现代高职教育要求融入企业文化,对接区域产业,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起来,要有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所以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即“教学工厂”。根据高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时数要超过50%的要求,“教学工厂”的面积理应大于教室面积,高职院校的校园形态应该有别于一般的普通高校,它是以“教学工厂”为主,这样的校园形态才能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例如,温职院2001年已经建成以教室为主的新校园,为了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需要,学院2006年开始从改变校园形态入手,按“教学工厂”的理念设计,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建,在全国率先发起“捣墙运动”,把传统的教室格局改建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位数与传统教室坐位数之比达2∶1,真正实现了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大于55%,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8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化教学,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2)形成体现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摆脱与普通高校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也要改变以单纯技能为本位的质量观。当前高职教育更倾向于专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智能型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要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来科学设计,并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按岗位—能力—课程来设计专业课程,力求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际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包括行业入门导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行业入门导论课程要突出对学生行业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要求学生要“会”。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中的金工和普通车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为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开设的,体现高职学生岗位的不可替代性,所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对产业中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即此产业中哪些岗位适合高职学生就业,该岗位即为核心岗位,按照核心岗位分析需要的核心能力,再根据核心能力开设相应的核心课程,一般由4-6门课程组成,300-500学时,核心课程要求做“精”、做“强”,做出不可替代性。专业拓展课程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岗位打基础的,只要求学生要“懂”,知方法、知怎么学即可。所以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要求是对行业基础课程要“会”,对专业核心课程要“精”,对专业拓展课程要“懂”。例如服装设计专业,设计师助理作为核心岗位,该岗位的核心能力为时装设计表达能力、服装造型设计能力和市场分析与产品企划能力,相应开设的核心课程为服装设计基础、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礼服设计和成衣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前后次序是按照技能训练从单一到综合,能力培养从低到高进行安排。又例如数控技术专业,培养数控加工人才,其核心课程是数控机床的刀具、数控机床的夹具、数控加工的工艺编制、多轴联动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和复合加工设备应用;培养数控维护技术人才,其核心课程是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数控机床的系统装调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控车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

(3)形成“三能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教育除了承担人才培养外,还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要求高校教师具有研究能力,但是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求不一样,可以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高职教育主要为区域产业服务,因此重点在开发研究,即“立地式”研究,要求高职教师具有开发研究能力。我们认为当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有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才能够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才能起着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针对当前高职教师队伍的薄弱点,从高职院校层面上培养“三能型”教师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建立高职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度。在我国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及教师的引进机制,决定了高职教育大量的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呈现出高学历、低技能、低应用能力的现状,这是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加强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努力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下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生产技术革新、成果咨询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可以把在企业学到的东西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动接轨区域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二是要求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从知识角度考虑,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起着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能力角度考虑,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从素质角度考虑,通过毕业设计,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但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是“放羊式”的,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弱与投入精力不足。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将“三能型”教师培养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学校要为专业教师建立专业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明确教师带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这样可以迫使高职教师重视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即以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为载体,提高高职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三能型”教师的培养,又可以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进入教师的研发工作室,让学生有开阔面向产业发展的长远眼光,在参与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的思维和研究的方法。三是要加大“三能”教师的引进力度。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总量不足,尤其是“三能”教师数量更少,为提升学院师资质量,必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在德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都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在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大学职业师范专业的学习,转而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既重视学历,又重视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历,这就保证了职教师资有很强的实践经验。我国高职院校同样要通过积极招聘有实践经验的高职教师,高职院校只要通过多渠道引进“三能”教师,才能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立地式研发

根据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研发服务,即主动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 “立地式”研发服务。“立地式”研发要做到二个“立足”,一是立足区域,为区域经济服务,满足区域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二是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坚持为区域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难题。高职院校要主动建立开发研究机构,发挥研发平台负责人的带头作用,和研发团队的互助作用,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主动把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要做到二个立足,必须出台鼓励教师从事“立地式”研发服务的政策,提供必要的研发条件,调动教师研发工作的积极性。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研发机构时,政策上给予保障,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规定平台负责人在政治上享受副处级待遇,每年津贴1.5万、办公费1万,以及必要的硬件设备,同时要求研发机构负责人每年至少承担科技服务到款额10万元,指导毕业生综合实践10人等任务。在学院政策的鼓励下,全院争取到省、市级研发平台4个,即浙江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温州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温州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家具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学院成立了智能电器研发中心、应用电子技术研发中心、软件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机电产品研发与制造技术服务中心、服装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制鞋研发中心等31个院级研发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区域产业升级服务。

5、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

加强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能否寻找与把握到双方利益平衡点,高职院校在现有政府的产学研鼓励政策下,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校企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明确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功能,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规范各自的职责。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各自目的的基础上,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运行模式按市场化机制进行,一般是企业负责产品生产、经营、维护,企业提供实训材料,负担实训成本,负责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任务。例如利用学院自身优势吸引企业入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院提供高端生产性设备和“厂房式”场地,企业可以在校内设立职工培养培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等;通过互补优质资源,校企共引共享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等;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学校引入企业文化和标准,同时把高职校园文化融入到企业中,形成文化融合的交流沟通机制。

高职院校校内同样要探索管理机制的改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学院层面的主要职责是把握办学方向、改革管理机制、制订发展规划等,学院职能部门“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主要是政策、信息服务,协调、保障服务等。为调动系部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推行院系二级管理,要在经济政策和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财务“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必须贯彻“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和“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破除津贴大锅饭的方式,实施对岗不对人的分配制度。例如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这项工作还不够令人满意,教师下企业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存在为了下企业而下企业现象等,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师下企业锻炼作为培养“三能型”教师的重要路径,在政策导向、机制激励、任务明确、过程监控、全面评价、交流提高等方面作出相关硬性规定,例如把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与晋升职称挂钩,要求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下企业锻炼6个月,教师下企业锻炼须填写《任务书审批表》、《周工作安排表》和《工作日志》等,要求教师在亲身体会企业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保证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效,需要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保障机制和相关监控措施,例如教师脱产锻炼按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给予校内津贴,暑期下企业锻炼给予生活补贴,教师锻炼期间通过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等监控措施,确保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质量。高职院校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进一步打通校企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使高职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可以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总之,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工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产学研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实践的艰巨性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邱丽芳教授

人物简介:邱丽芳,女,1964年生,教授,高级技师,中共党员、民进会员,1986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2006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湖南省机电研究院、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1998年8月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现任该院电气工程系主任,电气自动化专业带头人。曾获得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职业教育优秀“双师型”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1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1年教师节前夕,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邱丽芳作为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代表,同时作为本次湖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国家教学名师,在刚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后,凌晨两点赶赴北京参加了当天的表彰大会,又在第二天早上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布置工作。面对荣誉和掌声,从事教学工作13年的邱丽芳觉得这份荣誉来得太重,她说:“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更多的挑战。教师的伟大,在于燃烧自己而照亮他人。师德教人,是成就事业的平台;寂寥书斋,是养护心灵的驿站;三尺讲台,是辛勤耕耘的阵地;飘香的桃李,是汗水浇灌的馈赠。”获奖后的邱丽芳自知、朴素、低调、无傲。

高学为师 身正为范

先后2次入选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邱老师认为,只有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和饱满的精神风貌才能感染学生、折服学生。高职院校教师要学而不厌,要始终跟踪最新技术动态;要甘于清贫,充满对学生的深情厚爱,甘为人梯、辛勤育才,才能赢得学生的爱。

邱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学生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邱老师总是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并鼓励他们不懈前行。她坚持每年主动担任10名困难新生的“导师”,并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入手,通过QQ聊天、每周定时汇报交流等方式,找到被助学生的兴趣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因人制宜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向,辅导学生自学、做好职业规划、指导动手实践能力等,一直到走上工作岗位。多年来,经她重点帮扶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100%,就业率100%,这些学生还具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作为指导老师,她指导学生所参加的技能竞赛皆获得突出成绩。现任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车间技术主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5级毕业生肖勇这样评价他心中的恩师:“邱老师不仅是我专业课授课老师,也是我参加竞赛的指导老师,在学校的三年时间,邱老师对我言传身教,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不仅让我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教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如何为人处世。当我在工作中成功地解决一个个难题时,我都会从内心感谢邱老师对我的教导,邱老师您是我一生的导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09级学生尹增对记者说:“课堂上,邱老师很注重我们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在课外,邱老师和蔼可亲,也非常关心我们,她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对接企业 教学做合一

邱老师认为,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创新理念,较强的领悟能力和课堂把握能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有赖于教师言传身教,教师技能操作水平必须与日俱新,才能率先垂范,才能做到“教学做合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专长,是教师的天职。

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邱老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接企业生产实际,组织教学团队与企业技术专家开发了系列精品教材、课程,随着市场技术更新课程内容,引入真实生产项目承载知识技能的教学内容,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践,使教学内容更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她采用的“推挽式”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成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均大幅提升。近五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率为98%以上。

校企互融 携手发展

邱老师发现自己对于科学探索和为师授业有一种越来越深、越来越浓的爱。一旦选择,一生执着。她总是在充分利用点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着所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多年来,她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三十多篇科研和教学论文,是她科研和教学工作相融合的结晶。正是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教学底蕴,正是这种永不停息的探求与追求,邱老师成功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科研难题,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专家。远大集团空气品质部产品开发技术骨干、受训企业员工肖可说:在学院“AMR技术”培训期间,邱老师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实践教学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邱老师的谆谆教导,我很好地掌握了这一新技术,提高了我的产品开发能力。

开拓创新 优化团队

邱老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的品质,首先在于教师对教学岗位的热爱,对教学事业的虔诚。作为专业带头人,要有改革创新的胆识,有勇于担当的勇气,通过身体力行,率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

邱老师关心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思想动态,倡导团队成员互帮互助,开展定期的交流沟通活动,在团队中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她对年青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并带领教学团队下到企业生产一线,指导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熟悉生产过程,使团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优化了教学团队。2010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该团队获得“共青团湖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耕耘,才能收获金灿灿的硕果。正如邱老师的同事所说:跟邱老师相处久了,你不禁会惊讶,一个个子不高的女子,她娇小的身躯为何蕴藏着那么多的能量?而当邱老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各种场合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她的身上的的确确蕴藏着源源不断的能量。那是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忠诚,热血铸成的信念永远是她前进的动力。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神禾三路268号

(029)85610683 85610685 85610689

029-85610805

版权所有:爱游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ICP备:陕ICP备20012171号-1

710125

学校微信